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書籍記錄人類社會的多元文化,記載眾人對世界的認知與追求,啟迪無數探索與追尋。沉浸書頁間,領略文化恆久彌新的魅力。
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書籍記錄人類社會的多元文化,記載眾人對世界的認知與追求,啟迪無數探索與追尋。沉浸書頁間,領略文化恆久彌新的魅力。
紫禁城100
作者:趙廣超
設計師:趙廣超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設計巧思: 通過320頁穿插有序的紙張,創作者將這座六百年前天下和宇宙的中心的厚重與清新,立體地呈現在你面前,讓一切變得可見、可觸、可嗅,從不同的感官層次接續你與這座城因時空隔斷的緣分,進而親近這座城,最終生成共鳴。
曾獲獎項: 「坡州圖書獎」的「出版美術獎」、第一屆香港出版雙年獎「最佳出版獎」藝術及設計
票數最高
我住在這裡的N個理由
作者:和之夢
設計師:阿昆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設計巧思: 書中人物的二十個"我",以及各自住在中國的理由是設計上需要同等強調的,此書封面在設計上只承擔了告知讀者書名與作者的基本信息的功能。打開護封能看到鏤空的書中二十個人物頭像與姓名,再將鏤空部分繼續打開則可看到人物與之對應的住在中國的理由,通過簡單的翻折加深讀者對於書中人物的印象,增強讀者與書中人物互動的過程。
曾獲獎項: 2021年靳埭強設計獎優異獎入選APD(亞太設計年鑑)
入圍圖書
保育黃霑(限定製作紀念套裝)
作者:黃霑著、 吳俊雄編
設計師:姚國豪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設計巧思: 設計概念以「多變多面」呼應黃霑其海量作品所建構出來的創作生涯, 以至他與一整個文化時代之間的交錯。
全套書同時是一個巨大的文獻「整理場所」。因此主體三冊各以不同開本、選紙處理,最大化地呈現各類文本的不同面貌,以最恰妥的「容器」盛載學者們數十年來搜集整理的努力。三冊各以三種主題顏色作視覺識別, 從內文版式、封面到裝幀,都一致地以主題色處理。
書盒利用了各書冊開本、厚度不一所構成的高度差,精準地設計成一個斜面,套入各冊,並以對齊書脊口方式固定。從傳統四方盒中開出「新一面」,以此呼應黃霑的獨特存在。全套書從各種內裡變化中層層遞進,建構出一個裝載了黃霑一生與時代交錯、並且充滿存在感的融合體。
曾獲獎項: 第101屆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 - 銅立方 (出版物設計、東京TDC賞2022 - 入選作品、台灣 2022金點設計獎 年度最佳設計獎(傳達設計類)、《第十八屆APD亞太設計年鑒》入選作品年度主題單元
入圍圖書
宅兹香港:活化歷史建築
作者:單霽翔
設計師:譚一清
出版: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設計巧思: 本書封面主視覺選用了既有香港歷史建築,又能體現香港天然環境的維多利亞城的照片。封面所見的山、海、城、船等元素都進行了拼貼、重組再設計。封面標題「宅茲香港」選用了仿宋增加文氣、典雅的感覺,字與圖交疊呼應「宅茲」,並做燙金處理。英文標題作穿插交錯的排版,彷彿船隻漂泊海面。顏色上採用了中國傳統色色系中的烏金色,灰色和黃色的搭配令封面既有歷史感又有設計感。
入圍圖書
我的家在中國(全48冊)
作者:檀傳寶主編
設計師:龐雅美、鄧佩儀
出版:中華教育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設計巧思: 我的家在中國共6個系列(城市、節日、湖海、民族、山河、道路),每個系列8冊。選擇了6種主題顏色,互相配搭,每個系列都有自己的主題顏色,容易清晰區分。
封面的圖片是選用了每冊內的精美插圖,用了圓圈的設計擺放及水彩手法畫的雲和草地,使其獨立成冊外又互相有聯繫。圓潤的線條給人柔和、舒服的視覺效果。16開開本,閱讀舒適、便攜。輕光面的用紙保留色彩的鮮豔而不傷眼,讓整個閱讀過程更愉快。
曾獲獎項: 聯合出版集團2021年度好書特別獎
入圍圖書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
作者:許子東
設計師:涂慧
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設計巧思: 本書設有平裝及精裝兩款裝幀方式,平裝封面設計概念為“標尺”。每個歷史時期各個領域都會出現具代表性的優秀人物,他們是時代的標竿,是那條“金線”,丈量所在群體的集體智慧。精裝封面主要呈現經典簡潔風格。
入圍圖書
《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城市化
作者:薛鳳旋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設計巧思: 封面選用清明上河圖最精彩熱鬧的一段局部,書名下層襯以花窗的外形白底,隱現宋代宮城的示意圖,書名採用仿宋字體。
精裝設計,選用厚紙,平口精裝四四方方更具現代感。為了讓護封不易脫落,將封底直接裱在後面的紙板上。空脊鎖線使書頁可以完全打開,便於閱讀。書脊貼麻布讓書裝訂牢固,不至於散開脫落。
曾獲獎項: 2017年香港出版雙年獎(圖文書類)、 聯合出版集團成本三十周年三十本好書
入圍圖書
晚清中國小說觀念譯轉
作者:關詩珮
設計師:涂慧
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設計巧思: 使用晚清時期的作家翻譯家珍貴攝影圖片,翻轉構圖暗含多重視角再現當時風貌。銀色與黑色混合油墨令黑白照片熠熠生輝呈鐫刻雋永之感。
曾獲獎項: 曾榮獲2022海峽兩岸圖書裝幀設計大賽「好設計」獎。
致我們的中學時光
作者:范永聰、范詠誼、楊映輝
設計師:吳廣德
出版:萬里機構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設計巧思: 承襲三位作者得獎前作的風格,以暖色調插畫,配合充滿集體回憶的內容,喚起80後、00後兩代中學生的共鳴。
曾獲獎項: 香港教育城第19屆十本好讀之教師推薦好讀(中學組)第1位、中學生最愛書籍第1位
歷史記得光榮的海員:香港海員工會百年華誕圖文集 1921-2021
作者:香港海員工會宣傳部
設計師:/
出版:聯合電子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設計巧思: 為了慶祝香港海員工會成立一百週年,工會編纂這本《歷史記得光榮的海員——香港海員工會百年華誕圖文集1921-2021》,按照時間發展的順序,輯錄大量珍貴的歷史相片,帶領讀者進入海員工會這段從成立到壯大的波瀾歷史。封面採用了1922年3月海員大罷工勝利後,海總委員會委員及部分海員的紀念合影,展現了工會勇於抗爭、砥礪前行的精神風貌。
唐風宋韻集
作者:蘅塘退士、上彊村民
設計師:楊詩韻
出版: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設計巧思: 唐詩宋詞作為民族文化的瑰寶,一直以來都寄託著每個人共通的情感。根據定位,整體採用金黃基調,高貴典雅,左邊配以金鳳凰及線圈完整的呈流線型自由分佈其書封及封背。構圖乾淨卻並不單調,右邊標題以黑色基調採用用先電化鋁黑色,再用凹凸工藝字體,充分呈現書法字體流動性。封面工藝選用銅版印刷再壓紋後黏裱在木板盒上,整體手感凸顯溫潤。直射光線下,文字與圖案通透精美,完美形象地展示既有古典精神又富含現代審美意趣。
守藝工匠—香港傳統工藝面貌
作者:Rain Haze
設計師:Yu Cheung
出版:非凡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7月
設計巧思: 《守藝工匠》一書五冊,以竹製鳥籠、手繪彩瓷、銅器、舞火龍和線面五種工藝製成獨立冊子。每本詳細講解相關的工藝歷史、製作過程以及人物故事,亦以不同主題色去呈現工藝本身的特色,如彩瓷一冊用上畫瓷所用的顏色;線面一冊則根據線面材料海棠粉的包裝作主題顏色。以硬皮封頁包覆的冊子,更以傳統中式冊頁(風琴式拉頁)的方式,配以現代插畫,詳盡解構手工藝的工序,從中可見工藝品的複雜性,以及工匠的精湛技藝。
曾獲獎項: 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出版獎(圖文書類)、 第三屆「香港初創數碼廣告企業 X 出版宣傳支援計劃」
香港文學散步 (第三次修訂本)
作者:小思
設計師:涂慧
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設計巧思: 封面上的小紙船是由“五位中國著名文化人、文學家在香港生活工作過的相關剪報”折疊而成,是他們生活過的痕跡,漫步航行中追尋他們的足跡,再現香港當時社會面貌。
詩經名物新證(第二版)
作者:揚之水
設計師:寧成春、魯明靜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設計巧思: 寧成春老師找了一幅有樹的古畫,經過勾勒修改,作為圖案,以粗紋紙壓凹放在每本的封面;書脊包深灰色布,燙金「棔柿樓集」字樣。有人評價這一設計有宋人雅韻。正文的圖片經過設計助理魯明靜逐幅加工,在揚之水的親自參與下,色和形盡量接近原物原貌,精美清晰,以能夠說明考證內容為是……通過古代版畫插圖表現的古代社會生活的圖景,木刻風格的書名字體,讓讀者能真切的感受本書的內容。
藏在地名裏的香港
作者:木木著、運豐繪
設計師:鄧佩儀
出版: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設計巧思: 封面設計採用摺疊起來的地圖圖案,繪製風格與內文繪者給每一篇散文配置的水彩簡圖向、上面安插相應地標建築,貼合書名的含義。內文採用適合圖文書的紙張,結構以水彩手繪地圖,包含照片與詩詞的正文為基本單位,做到圖文並茂,詩詞字體活潑,散文閱讀流暢的效果。
尋覓張愛玲
作者:吳邦謀
設計師:黃鑫浩
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設計巧思: 以畫家李志清手繪的張愛玲旗裝側影為主體,引導讀者去追尋書中各種藏品、影像後那個多變的張愛玲。
末代皇帝:溥儀影像全析(港台增訂版)
作者:林京、王慶祥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設計巧思: 封面選用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流落津門時的照片。眼神空洞迷茫,西裝革履的裝扮體現時代的背景。封底選用溥儀改造後走進社會,放下心中的負擔,神態輕鬆自如。通過前後兩個時期的對比,通過圖像述說了時代巨變。
楊天石近代史研究六種
作者:楊天石
設計師:阿昆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設計巧思: 此本系列書籍實際是按照兩個系列方向去設計。
《蔣介石及其日記解讀》(五卷本):五冊分別使用了蔣介石不同時期的照片作為主體,配合每冊的不同內容,增添充滿歷史感的“蔣介石”毛筆字,使得畫面層次更為豐富。顏色上則選用牛皮紙色搭配深藍色,與中華民國旗幟的配色形成呼應,同時這一配色也較能體現歷史感。
《晚清史要》、《帝制的終結:辛亥革命簡史》、《民國風雲》、《孫中山新探》、《思潮與人物》:選用了一款米色紙張搭配深藍色作為本書基本色調,表現近代歷史之感。封面圖片則根據內文內容選用相應圖片,並處理成統一的單色圖,保證書籍的整體性,書名也設計了一款充滿人文氣息的宋體,來加強“近代”之感。
長城繪
作者:帝都繪工作室
設計師:陳曦成
出版:中華教育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設計巧思: 封面使用明亮的大色塊繪製,對比效果強烈。異形切割的書腰,形成長城與山峰重重疊疊的效果,凸顯主題,展示出一種藝術的趣味。內文由於是繪本,只在插扉和每個單元的小標記上做了主題顏色和圖案的設計,從小處體現該主題的內容特色,使人一目了然。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
作者:樓宇烈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設計巧思: 選用代表佛教的明黃色底色絹布紋紙,黑色燙印書名醒目突出。開本窄長似古代經冊,大小適合放在口袋,便於隨身攜帶誦讀。書名下方有拈花佛手,富於寓意。
《讀書雜誌》系列
作者:香港三聯
設計師:阿昆/吳冠曼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1年至2023年
設計巧思: 本書為雜誌類書籍,因此設計與規定整體視覺,以兼容未來不同類型的圖片和文案的變化是本系列書的設計重點:選用了一款書法字體作為本書的主要書名,體現人文氣質,並嚴格規定了的位置和大小,為不可變的部分。圖片部分也相應規定了位置和大小,也為不可變部分,後續換圖即可。封面的背景色則根據情況吸取圖片的顏色,以保證和圖片的搭配性,也保證每期的設計充滿變化性。
老舍之死 口述實錄
作者:傅光明
設計師:陳曦成
出版: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設計巧思: 內文版式設計以灰、黑作主調,結構與柵格系統清晰有序,豎排右翻,務求讓讀者舒適地讀完洋洋十數萬字。
書口分別放上兩張老舍的相片;將書口向左攤平時會出現「寫作圖」,而向右攤平時則出現「抽煙圖」。一個切口,兩幅圖像,互相連繫說故事。老舍曾跟妻子說:「凡是你看我坐在那裏抽煙,你別跟我搭話,我不是跟你鬧彆拗,是我正在想小說呢。」由此可見,他要先抽煙,找靈感,然後寫作。因此,書口兩圖表達了他寫作的過程。
封面、封底、左右書邊,四面皆出現老舍像,當讀者閱讀此書之際,就不斷似有還無的看見老舍的虛幻影像,能讓他們更投入、更印象深刻,亦更能感受其傷痛。
僑批文化史:下南洋與僑批的興衰
作者:曾旭波
設計師:鄭喆儀
出版: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設計巧思: 在封面設計上,將信紙格線與書名、叢書名融合,整體以方正工整的文字和線條為主,有意增加留白。信紙里的圖案——潮汕風格建築與船隻,緊扣「僑批」與「下南洋」的主題。工藝上使用豎條紋的壓紋工藝,模擬信紙條紋。
在版式設計上,使用不常用的隸書作為層級標題,增加年代感。其餘地方精簡設計,做到層級分明和簡潔。
《野葫蘆引》(全卷本)(簽名本)
作者:宗璞
設計師:彭若東、林溪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19年04月
設計巧思: 四本書名採用上下左右的不同位置,代表東西南北四個不同方位。用青紅綠白區分四冊的不同。竪排的文字凸顯年代感。
唐詩三百首評註(典藏版)、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套裝)
作者:〔清〕蘅塘退士 編選 金性堯 註評 金文男 輯評 [清]上彊村民(編選)、王水照等(註評)、倪春軍 (輯評)
設計師:霍明志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設計巧思: 為設計這套經典,我們參考了不少精裝書,特別是內地出版社的出品,最後採用了一種拼貼式的精裝工藝,封面與書脊用上兩種不同的布紋紙,手感獨特,但均耐磨,長用亦不致脫色。書名用壓印的方法處理,「典藏版」三字做成印章狀,壓印後感覺濃厚,別有風味。腰封做成書本高度的一半,不致遮蓋封面的質感,並呈山型,利用中國山水畫之美,帶領讀者進入中國文學的天空。
文明的密碼——跟着考古學家穿越中國歷史
作者:李零、劉斌、許宏等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設計巧思: 封面底圖採用敦煌壁畫和甲骨文。線條形似星座图,貫穿十個考古遺址及出土文物的圖片,聯繫時間空間和版面。
曾獲獎項: 聯合出版集團2021年度好書
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短篇作品選(日漢對照有聲版)
作者:芥川龍之介 著;郭勇 譯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設計巧思: 日本人的漆屏風,黑色大漆貼金箔,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羅生門》是一部名著,表現了人性的複雜。漆畫屏風上的扭曲複雜,交纏的圖像正好可以用來詮釋這本書,加之又是日本的故事,這個漆屏風的藝術風格也有濃郁日本風味,就選它了,出版之後效果果然非常合適。
人生的智慧
作者:叔本華 、譯者:韋啟昌
設計師:彭若東
出版: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設計巧思: 圖背景圖案選用19世纪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設計的花紋,配合典雅的中文宋體及經典的西文飾線體,凸顯經典、華貴,具西洋古典風味。
人文經典譯叢LOGO設計,以兩、三本羊皮本精裝書的側影簡化為線條,突出經典的概念。
生命的本質——周國平經典哲理美文套裝
作者:周國平
設計師:楊詩韻
出版: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設計巧思: 彙集作家三十年作品精髓,用32開本的裝幀套盒便於讀者拿在手中。整體採用淺白基調,使得整體效果高雅大氣,簡單乾淨卻並不單調,白色的基調選用細膩柔和的剛古紋理紙,凸顯主題。人物特寫用懷舊的風格處理,既有歲月的痕跡也有探討人生的意義。左上角充分留白後,用燙金掏空的圓形標誌來凸顯此套產品作者的分量及價值。讓受眾能直觀讀解到周國平文集獨特魅力和衍變過程。
曾獲獎項: 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夏夜的星星——給孩子讀散文
作者:本社編委會
設計師:楊詩韻
出版: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設計巧思: 童年美文誦讀系列,選取了中外著名兒童文學家的散文作品,內文設計融合了中外設計元素,雅致的風格中體現出詩歌的韻味和氣質。封套以夏夜的星星展開想像,在夜空下,各種小動物在演奏、在起舞,封面顏色設計成星空,深藍色基調,充滿詩意。在文字設計上,選取了線條優美的手寫英文體點綴搭配具有童趣的中文字,小開本加上輕型紙的搭配非常適合小朋友閱讀。
曾獲獎項: 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音像電子出版物
小鳥音符——給孩子讀童詩
作者:本社編委會
設計師:楊詩韻
出版: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設計巧思: 童年美文誦讀系列,選取了中外兒童文學家創作的經典詩歌,把優美的詩歌文字幻化成動聽的聲音。封套以小鳥音符展開想像,在植物和花朵的圍繞下,小鳥設計在畫面當中,讓小朋友仿佛真的聽到了小鳥快樂的鳴叫。在文字設計上,選取了線條優美的手寫英文體點綴搭配具有童趣的中文字,小開本加上輕型紙的搭配非常適合小朋友閱讀。
曾獲獎項: 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音像電子出版物
繪本中華故事·民間傳說·花木蘭
作者:文:魏亞西,圖:張衛東
設計師:時代聯合少兒部
出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北京時代聯合)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設計巧思: 《花木蘭》這本圖畫書的畫家在創作中力求在中國畫技法和現代童趣之間找到一個創意連接點,透過一幅幅恢弘且頗具古典氣質的畫作,再現花木蘭這位巾幗女英雄。畫家是迪斯尼動畫《人猿泰山》的主筆之一,他將古典與現代設計巧妙地相結合,串用電影動畫的綫條表達形式,是本册繪畫創作的點睛之處。
金獎兒童文學繪本·怕冷的恐龍
作者:文:武玉桂、圖:響馬夫婦
設計師:時代聯合少兒部
出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北京時代聯合)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設計巧思: 繪本畫面極具童趣,富含美感,讓小讀者們在閱讀中猶如親臨童話夢境。故事中的形象如何貼近兒童心理,是本册繪畫創作中的重點。本册繪畫師之一曾獲蒲蒲蘭繪本提名獎。